登录|注册
八大山人的画好在哪?
1319
12



不客气的说,绝大部分人看八大的画是矮子看戏,人云亦云,说来说去离不开落款的”哭之笑之“和白眼朝天的动物,一扯背景就是亡国贵族、苦大仇深,然后顿时觉得自己和他心意相连。

再然后呢?还有啥好说的?没了。

那我们先来看一张画。


以下几张是局部的细节。

没有翻白眼的动物,只有几乎静态的兰草、荷花、山石和一只闭着眼睛的喵星人,也没有大家熟悉的哭之笑之落款。

这幅画叫《猫石花卉图卷》,是八大71岁的精品力作,现在正在故宫武英殿展览,是全场的八大绘画中我最喜欢的一幅。真迹的表现力比图片强了不止万倍,整张画的效果极为空灵,仿佛时间静止,万物都处于一种圆融自在之中。

现在,请各位扪心自问一下,国破家亡的悲凉在哪里?愤世嫉俗的感慨又在哪里?

答案是统统没有。你要是能硬看出来,那我无话可说,反正我看不出来。

所以,要说八大的画好在哪里,要靠眼睛看画面,不是靠耳朵听故事。

说一千道一万,八大的好大概能被分成构图用笔两个大类

先说构图。构图可以分成全画的总体构图和每一个局部的构图,大面上要虚实疏密安排得当,每一个局部既要保持住自己的张力和存在感,又要得体地扮演在全局中的角色。当然,也有全画都特别空(疏可跑马)或者特别密(密不透风)的佳作,但是你绝对不会因此产生压抑或者松散的不适感。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流于空泛,因为这种感觉需要建立在对经典作品进行广泛学习的基础上,如果只是漫不经心看过几幅,光靠文字是说不明白的。

就好像,如果我压根没有吃过鸡,也没吃过味道鲜美的菌类和蔬菜,你和我描述一锅鸡汤有多鲜美,我就很难切实地理解。

再说用笔。中国画一直有书画同源,书法用笔的传统,要理解八大的用笔,最好有练习毛笔字的体验,否则可能不太好理解什么样的线条属于有质量的。


水汪汪的,但是不塌也不瘫,感觉水分都牢牢锁住,直挺挺向上伸展,是另一种有劲。

这些用笔和八大的书法非常一致。八大的字干净、有力,前期更偏向于张扬求奇,后期更内敛圆融。前期的来一张:

前期的东西有心求奇,常常能让人感叹:怎么这几个字能这样安排,看似放荡不羁,却又在法度之内。一笔能张得出,却又能收得住,不是没边没沿地放肆。

后期的来一张。

八大的字简化了勾一类的细节,所以没有繁琐、炫技和媚态,全篇显得坦坦荡荡,缓缓而行,气息好,书品高,其成就不在绘画之下。


让我们回到开始提到的翻白眼动物哭之笑之


这两个标志性的符号让八大声名远播,在普通百姓中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同为四僧的弘仁和髡残。越简洁易懂,越容易传播,八大可能也有意考虑到这一点。或许这种机巧能一下子夺人眼球,但是夺完之后呢?没有笔法和构图作为支撑,一张画根本不值得反复看,也永远不可能成为经典。就像光抖机灵没干货,可能的确能博人一乐,但哈哈一笑完之后,就什么也不剩了;同样,如果八大光靠翻白眼和卖惨,八大绝不可能在美术史上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明清之际,国破家亡的画家多了去,有几个能留下名字?

不甘平庸,求怪出奇的画家也大有人在,又有几个留下名字?


八大的画好在哪? 归根到底,好在画本身。

作者:西山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