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李敖:书只读一遍,精华全带走
1792
3




名人读书法当中,我最欣赏的是李敖。

李敖40多岁时曾被报纸报道:李敖可能是一个50岁以下,当代中国人之中读书最多和最有文采的人。

宋朝人所说的“渐行渐远渐无书”现象,从来就不会出现在他身上,一般人拿起一本书看完以后再看第2本书的时候,第1本,就离他远了一点,在看到第3本书的时候,第1本第2本,离他又远了一点,到了第10本书,前面的第1本书已经给他十万八千里远。

“书”是书信,我离你越远越久,我的信越写越少,表示感情已经淡了,一个人读到第100本书的时候,他还能记得多少第1本书里的精华?当时花时间看过,可能是后大部分忘记了,李敖看书很少忘记的原因是他看书时,把书大卸八块。

好比这一页这一段,有他所需要的资料,他就会把它切下来,如此类推,书只读一遍,精华都带走,最后变成个人知识库,他之所以能写出100多本书,知识库功不可没。

肯定有人说,我读书也不少,我写的笔记也不少,可我依然写不好文章。

写作天才斯蒂芬金说,你有多少不重要,怎么使用才重要。

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两本书的作者,田志刚在书中把知识加工者从入门成为一流作家的整个过程是5个时期,探索。新手,胜任,高手,专家。成为专家的必备条件之一,是拥有属于自己知识结构,最后成为一个知识体。

金字塔最底层:基础知识,是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常识,老师们常说,先写作也得学习,得知道什么样的文章才能卖钱,并且知道,什么样才叫好文章。

金字塔中层:专业基础知识,你已经知道写作结构,试试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能拆解能还原并且能在原基础上产生新的知识点。

金字塔顶层:专业知识,爆款时时有写作变的,如同吃饭喝水刷牙班,自然流畅。

现在的你可以想想自己处于哪层阶段,找准方向,继续出发。

你阅读过多少信息不重要,你说出了多少自己的观点才更重要,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独特性,即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制造者,我们得到的信息大多数是经人加工过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使不再是系统化,而是越来越碎片化,如果你经常看别人加工过的观点,那么你自己也会迷失其中。

时光带走了一切,我们什么都没留下,所以我们需要记录,在记录信息时需要添加当时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加深印象,为以后写作做准备。

写作绝不是拧开,水龙头就哗哗流,他应该是先给水池出水,水库里有水了,水才能流出来,我们平时积累的素材,构思的过程,思考,散步,换脑筋,都是写作的有机组成分,这不是偷懒,而是给水库储水。

我最近学到一个新的拆解文章方法,这个方法不只是用于拆解文章还可以提升思考能力加快写作完成速度。

那就是见感思行,「见感思行」是一套思维框架,是一个从客观主观思考行动的过程。提升思考的能力在于学习,连接,和梳理相关的知识。

学习:

“见”就是把你学到的知识或者观点如实记录下来,如果你要提升自己思考的能力,就需要背景知识,没有背景知识,问题可能都看不懂。

连接;

“感”和“思”都是对知识的一种连接,“感”是初步连接,是把学到的知识结合相关案例或者是之前学到的知识解释出来,这样形成了初步的连接。一般检阅学习的深度就是看能否将学到的知识能够用很简单的语言或者案例表示出来让对方明白。

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个方面是能够加深自己的理解,第二个方面人生的本质在于交换,你愿意分享知识,对方也一定有东西回馈给你。

“思”是一种更深度的连接,理解一个新事物的过程,并不是凭空冒出来一个概念的,而是找到已有的相关概念,并把它们连接起来,组合成一个新概念。如果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这样进行连接。思考质量就会明显提升,“行”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现实意义。

完成了这些,你就具备了创新的条件了,创新就是连接所学到的知识,然后对这些知识排列组合解决问题。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排列组合就是创新。

写作无捷径,持续积累好素材,大量重复刻意练习,等待量变产生质变,才华内化为技能,这只是写作的第一步,哪怕是天才作家他们的成功,也是建立在这样枯燥重复“一点都不酷的”基础上。

我们的阅读是为了提升自己,既然有输入必定有输出,利用李敖心狠手辣读书法,书只读一遍,把书大卸八块,精华全带走。

学习阅读,从更大的世界中捡拾方法和技巧。

阅读是我们走进更大世界的一扇门,我们无法走遍全世界,我们亦无法了解全部的人。但心无限,天地宽。阅读是我们认识古今中外人、事、史的有效途径,不但可以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借鉴他们的写作方法和构思技巧,一举多得。把他人的技巧转化为自身的,然后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升自己的输出能力,尤其是讲故事的能力,着实需要不断的练习,这也是我毕生需要研究和练习的技能。

在写作上没有笨人,只有懒人,选择自己的兴趣领域,持之以恒的坚持练习,你可以成为更棒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