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怎样拥有韩寒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技巧?
1606
2

首先要说明的是,写作一定要养成自己的风格和技巧,不为迎合任何读者,不为讨好任何观众,这才是每一个写作者的写作初衷。

当然,借鉴是可以的。

韩寒的文章常以语言犀利、幽默著称,杂文尤甚,我们不谈寓意表达,只谈风格技巧,我觉得可以简单总结为以下三点。

1、 流畅

行文通透,读起来绝对不会磕磕绊绊。

2、 节奏

节奏把握能力非常强,使文章能够一气呵成。

3、 幽默

言语间抖的小机灵、小包袱,恰如其分地展示写作技巧。


下面具体讨论

———————————————————————————————————————————

1、 流畅

⑴ 避免长句

其实这是每一个写作者的必修功课,汉语不同于英语,长句写得越长证明文章一定写得越难看。所以一句长句尽量拆成多句表达,时不时添加标点符号。

比如韩寒的《1988》开篇便有:

我开着一台1988年出厂的旅行车,在说不清是迷雾还是毒气的夜色里拐上了318国道。
这其实是一句话,韩寒用了个逗号。
这种例子很多,不废话。

⑵ 避免书面化

避免书面化的意思就是尽量口语化,因为是四个避免、避免、避免、避免,所以这么写~。~

韩寒最擅长的是小说和杂文,而这两者的阅读对象全部都是普罗大众,普通老百姓,所以越直白的文字表达越容易深入人心,谁愿意听你拽之乎者也,文绉绉地酸啊!这也是现代社会写作的大势所趋,总结起来七个字:简单、易懂、不装逼。

我和她的感情里,其实从来没有出现过什么第三者。现实是最大的第三者。这还无关乎柴米油盐,仅仅和自己卑微的理想有关。我究竟喜欢她么,我至今都不知道。当我要对她敞开自己的时候,她把我胸前的纽扣系紧,轻轻说道,NEVER DO THIS。这是她很喜欢说的一句英语,不知道她是从哪一部电影里学来的。
这是我在《1988》中随机抽选的一段,怎么样?感觉一口气读下来,没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要表达的全部都表达了出来。这样的段子感觉在我们自己在生活中随口就能说出来,很直白,很口语,但是又不好写,因为这已经成了一种境界。

⑶ 避免陌生字、词和成语

不要以为自己是个写字的就必须拽几个难度系数3.0以上的字词和成语,也不要摆出一副“这个成语难道你真不懂?”的嘲讽表情,那不叫有文化,那叫流氓。你难道真想读者读你小说的时候手里捧着一本新华字典?读者读得最爽的时候,你用一个“匔”字打断读者的阅读快感,这是最忌讳的事情。韩寒最牛逼的地方,就在于他能让你从文章的第一个字一口气读到最后一个字,然后说上一句,啊?没了?

我说两个成语,看你认不认识。

鳌掷鲸吞、波流茅靡。

哈哈。

不举例了。

⑷ 避免不必要的副词。

副词我就不多说了,写作的人都知道,有时候“他愤怒地说”还没有“他说”更有张力,一是过多副词会啰嗦,影响阅读流畅,二是句意重复,很多情绪不需要过度去表达,要让读者自己感悟。

以上这几条更偏向于现代写作的写作方式,并不能完全称之为韩寒的写作技巧有别于其他作家的地方,下面接着看。


2、 节奏

⑴ 注重观点

韩寒在表达观点时往往非常直接,这样在留给读者深刻印象的同时,节奏更好拿捏和处理。

我想对什邡政府说,这不是地震的非常时期,人们对于自己生存环境的诉求是必须被尊重的。
但问题是,这是真相吗?我知道,这是你我乐于接受的、希望得到的、符合我们内心对这片土地上时常出现的不公正悲愤的真相。但这不是真相,真相是什么,我不知道,因为我知道有人时常说谎,而且无论事情是真的假的,它总是习惯以一副做贼心虚的姿态来处理问题。所以,我不能完全相信现在的说辞。
这样的观点比比皆是,立场表达明朗。 

⑵ 注重韵脚

韩寒的文章,尤其是前些年针砭时弊的杂文,节奏感特别强,有相当的视觉冲击和阅读快感。为什么节奏感强,语言犀利外,就是注重韵脚。

电影只是胶片,薄薄两毫米,总有一款适合你。
上天决定了谁是你的亲戚,幸运的是在选择朋友方面它给你留了余地。 
那是人家的游戏,他们也有自己的生存法则,有的惊心动魄、波澜壮阔,有的失魂落魄、一错再错。
……牙齿有一颗是黄的,有口气,一米七,穿回力。
韩寒在近几年的文章中越来越少的使用韵脚,在保留流畅度的同时,文章更显成熟稳重。

⑶ 注重句式

注重句式是保持节奏的重要方法,这里指的句式多是使用排比或相似的句型,这样的表达常常事半功倍,这是韩寒非常拿手的写作手法。

我说是的,我不像有些地方,不会当众做侮辱性手势,只会私下做侮辱性勾当。
他们往往是疲于奔命的人,你不能让他们以70码的速度去送命,你也不能让他们以15码的速度去奔命。
KO不了你的,也许让你更OK;没让你倒下的,也许让你更强大。
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
韩寒文章的节奏和幽默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来说幽默。

3、 幽默

⑴ 相似的字音、字形乱入

韩寒最常用的幽默技巧,比如上文中的“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其实就是。所以很多写作技巧其实放在一起用效果最好,这同时也说明,我们中国的汉文字太了不起了,千变万化,意味深长。

望文生义,日全食当然要日全时嘛。
至于我们,看见好的捧个场,遇见坏的冷个场,碰见傻的笑个场,等他们自己给自己砸个场,也只能这样。
跳出棋盘的棋子,哪怕披着旗帜,最终也只是个弃子。
如果热血,没洒对地方就会变成鸡血;如果奉旨,演过了头就会被千夫所指。

⑵ 歌词乱入

我最喜欢这招,每次看到都会笑喷。

我的妈妈,十年是个什么概念,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啊。
我会依照宪法,不停地要,躺着、坐着、站着、走着、写着、说着、我只有不停地要,要到你想逃。
你就算拍一亿人民币给我们,三年时间也做不出一个能装车的地盘来。你应该在车底,不应该在车里。

⑶ 网络流行语乱入

还有这招,其实同歌词可以合并为一类,不过还是单列出来吧。

我当时就感叹,莫非李彦宏他爸是李刚?
难道除了信春哥不死以外,多交税也能不死吗?

⑷ 意境乱入

这个也可以称之为画面感乱入,总之是为你营造一种意境,让你脑海里的画面一出来,就笑了。

比如:

我在报社附近租了一个房子,一开始是合租的,合租的对象是一个男的,结果有一天,他洗完澡以后突然过来向我表白……
我们发现如果把“洗完澡以后”去掉,这句话就完全没有意思了。这就是为你植入了一种意境,再如果,我们把“洗完澡”换成“看完书”,笑果就不会那么好了。因为洗澡让人联想到什么?洗完澡就是要睡觉哇,再配合后面的表白,这个“他”的目的就昭然若揭了。
再比如:
1988中有一段描写主角小时候,10号躺在他身旁说遗言那段。遗言略,结尾是这样的:
……我有多少骨灰?
我说,我外公死的时候我看了,大概有几把。
10号说,这么点?
旁边的一个小伙伴说,我要去吃饭了,吃完饭再过来。
10号马上要死了,这个小伙伴为什么要去吃饭?
韩寒营造画面的能力太强了。不止这篇,我发现他很多无厘头桥段都应该是深受周星驰电影的影响,绝对有做牛逼导演的潜质。
不说了,太多了。

⑸ 相反的句意乱入

韩寒经常在前一句说一个意思,后一句突然在意料之外反过来,达到笑果。

据说那天是中国的无车日,可我出门就堵车了。
时尚爱国青年都等着听新专辑呢。结果一听,我靠,是张精选集。

⑹ “三俗”乱入

古往今来,背负作家名号的人往往都很怕别人说自己的用词遣句俗,但韩寒偏偏反其道行之,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点点的“俗”往往让人啼笑皆非。大俗即大雅,恰恰因为这样特立独行的文字风格,也让韩寒成为了开辟80后新文学时代的几个人之一。

文化就是生殖器,人人都有,有用的时刻才掏出来的。
姑娘们想想,你看着自己的男人一堆大便比自己还大一倍的时候,你会幸福吗?
什么“东京攻略”、“韩城攻略”之类的,所以取了个简写,叫《墨攻》。怎么没叫“子攻”?

其实上述只是一小部分,我总结的不准确,写作风格和技巧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的,先写这么多,实在想不起来了,有空再补充吧。
我读过的韩寒作品不多,以上的选段基本上出自于《1988》《青春》《我所理解的生活》《杂的文》这四本书。其实除了1988外,我几乎没看过韩寒别的什么小说。在我看来,韩寒在1988之前,小说太注重文字技巧而忽略剧情脉络,让通篇看上去过于无厘头,但你又不能说这就是魔幻现实主义,太扯了。小说最重要的还是剧情,是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传达作者的思想和价值观。而韩寒的作品中少意识形态也是这么一回事。剧情的缺陷让韩寒的小说一直达不到他杂文那般的高度,还好在1988中我们看到了他的努力与进步。继续期待吧。
总之,韩寒的文章非常适合信息时代网络文体形式的阅读,句式流畅、节奏感强、文字幽默。当然,这样的写作形式也是大势所趋,在快速阅读泛滥的时代,往往只有更直接的东西才能打入人的内心。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在韩寒身上有很多很多更深的技巧需要技术宅去研究,不过综其所述,都可以归为两个字:语感。 

其实韩寒很多写作的细节都源于他对生活的耐心观察,甚至韩寒的理科思维也帮了他文科上很大的忙,又或者说,这只是一种天赋。同一句话,或许有上千种表达方式,但总有人能掌握住最让你伏案叫好的那一句。

对于我们来说,韩寒其实教会了我们一种如何跳出政党、跳出环境、跳出社会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其实是韩寒最大的作用。

——完——

转自知乎,匿名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