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谈阅读
1719
2

今天来谈谈阅读。


阅读能谈的东西太多,一下无法说完,也不觉得自己能说完。所以零零碎碎写写,想到一些便写一些。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高尔基

人生是一本大书                 --  钱钟书

历史是一本更厚的大书    --  星海集引言


先谈谈阅读对于性格的塑造。


“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

 — 弗兰西斯·培根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换句木心先生的话说,

“再说一遍:艺术家是敏于受影响的。

再添一句:受了影响而卓然独立的,是天才。

过去没有受过影响,现在补受也不迟。受了影响,不要怕自己不能独立。我曾模仿塞尚十年,和纪德交往二十年,信服尼采三十年,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四十多年。凭这点死心塌地,我慢慢建立了自己。不要怕受影响。”


什么是影响?读到的东西。

什么是敏?悟性。

什么是卓然独立?天才的“健全的胃口”,可以消化这些外来影响,化为己用。

不要怕。天才始于模仿。


再来看看丹青先生怎么谈阅读:


“但我想我还是错了,实际上我自己,还有阿城小时候。我所谓的小时候,差不多十二三岁到二十三岁左右,我确信那个是人生最渴望读书,而且最记得住书的岁数。阿城读书比我多太多了,他古今中外读过很多。我读的很少,但是我也记得在十二三岁就读鲁迅,十三四岁就读托尔斯泰,读当时能够到手的所有所谓世界名著。


懂吗?其实不懂的,但是我不太在乎懂,我在乎的是你读了,你感到了什么,这个会记住一辈子。


我现在读书,包括三十多岁以后读书,记忆力差远了。所以我们不要小看一个90后,00后的孩子,他们正在最让我们妒嫉的年龄,他跟海绵一样,他会记住他读的书,而他拿起哪本书,不拿起哪本书,这个选择已经在了,他的天性,他的智力,他将来会成为怎样一个人,就在他拿起哪本书的时候,尤其是在十几岁的时候,已经注定了这件事情。


读不懂,没关系,但要读。因为读的东西都是精神食粮,会成为滋润性格的养料。否则精神世界缺乏养料,则容易陷入贫瘠。


听乔布斯怎么说?


“Again,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This approach has never let me down, and i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n my life.”


阅读也是一样的,要相信读过的东西终有一天会连成一条线形成自己的性格。 


回到苏格拉底说过的“Know Yourself”“认识你自己”


通过阅读一个人可以看见一些东西,感受到一些东西,从而隐隐明白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举我自己的例子。我受过哪些影响?


苏东坡:儒释道兼修。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书生意气,平视众生的慈悲为怀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还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


木心:“不如把花瓣都洒在头上”的精灵气质,采菊东篱下的淡然… 

木心这个老顽童能说的太多,以后慢慢说。


钱钟书:赤子之心,看透世俗但不世故的痴气。钱老在清华时曾于门口常备一长竹竿,听见猫儿打闹便赶出去拿了竹竿帮自己的猫儿打架。莞尔。


霍金:对于探索自然真理和宇宙奥秘的好奇与热爱,对于自己命运的抗争。他的传记电影使我将高二的文理分科选择从文科改成了理科。


爱因斯坦:用小提琴的音符拉近了科学与民众的距离,是人文情怀和科学理性的融合。所谓的文科生与理科生并没有规定死的一条界限。


理查德·费曼:Have Fun in what you are doing.



那是否读这些人时受到的影响都要全盘接受?不对,应当扬弃。或者说在批判性思考后,结合自己的天性选择去受到哪些影响。


比如我不会像东坡那样,不但爱喝酒,还要自己酿酒,还让喝了的朋友们全都腹泻。

东坡也不会像我这样爱玩游戏,据我了解围棋并不是他的主要兴趣。


所以敏于受影响,影响很重要,敏更重要。尽信书不如无书。

卓然独立呢?听乔布斯的,Have Some Trust in Something.


关于性格,阅读还有一点好处。它可以起到警钟的作用。


阅读引人进芝兰之室,此后当你不巧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那股味道会让人不自觉的皱起眉头。警钟大作。


见过东坡的豁朗,木心的平静,钱老的通透… 再见到狭隘,自负,世俗者,会像打喷嚏一样自然地想远离这样的人。这些人可能表面道貌岸然,高高在上,但狐狸尾巴终究藏不住。

所以讶之,叹之,远之。

劝之?何苦。


再来谈谈阅读对于人专注力的影响。


我故意将阅读的第一点影响写的较长,部分意在消耗你的专注力。相信有人在中途便已被消耗殆尽不再继续读了。


“先收藏,来日再读”。明日何其多。


这就是最大的贫富差距,精神上的贫富差距。


专注力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的确是一个有限的资源。当你在阅读的时候,通过消耗专注力来获取信息。


现代的碎片化信息打碎人的专注力,系统的长阅读锻炼人的专注力。


适度的娱乐固然必需,但当一个人长期的沉浸在短视频,碎片信息,快餐游戏这些支离破碎的信息环境中时,已经不知不觉失去了长时间专注的能力。


更为关键的是,这会导致一个人失去获取优质信息的能力。优质信息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专注力来吸取消化,比如一篇优质的公众号文章,一篇领域内的学术论文,一本思想深刻的书...


当一个人失去了长时间专注的能力,他关上了这些信息进入他思维的通道。


但悲哀的是,这或许恰恰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用精神上的soma来完成社会的分流和稳定。不细说。


总结一下:

1.阅读可以使人塑造自己的性格

2.阅读可以锻炼人的专注力


阅读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一时无法完整写出,留作future work。


阅读锻炼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阅读可以继承古人的思想,且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