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获奖作品
书评

现代化洪流中的边缘群体

作者:巴毛安合

院校:微电子学院/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比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0,我们的的芳华》见“微”知著——微书评活动

2020-05-17 23:43:42

5 0 452

在历史的洪流中,边缘的独特性从不讨好,这是世上众多弱势族群逐步被卷入现代性漩涡中的殊途同归。他们进入主流之时,也是他们愈加边缘化之际。 而坐落于四川西南的大凉山,作为被边缘化地区代表之一,这个由奴隶制一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边缘地方,她何时何以被贴上了“艾滋与毒品”的标签?又何以,原本对艾滋没有歧视污名的诺苏(彝族)社群,反而通过不断强调的反歧视计划,对艾滋病产生了负面诠释与恐惧,开始出现了污名化现象?而从部落社会到社会主义集体公社制,再一百八十度翻转到市场改革,生活在这里的诺苏人在现代化浪潮中又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困苦…… 这些答案我们都能在刘绍华的《我的凉山兄弟》一一找到。作为一部发人深省的医学人类学民族志,它不逐流行追求抽象论述,反而以白话,生动,准确的文字,记录了凉山诺苏人辉煌又惨烈的青春冒险历程,更揭示出许多社会灾难的根源。欢愉中带些沉重,悲剧中又暗含希望。 细读之,仿佛作者笔下那一个个鲜活质朴又可怜又勇敢的小人物就在我们面前。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打破了他们的宁静生活,在带给他们机遇的同时,又给他们挖了无数的陷阱。不禁让人好奇,他们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
书评

《百年孤独》微书评

作者:任德政

主办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

比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0,我们的的芳华》见“微”知著——微书评活动

2020-05-16 16:49:51

3 0 383

《百年孤独》微书评 每当我想到一个题目,都仿佛置书中其余那繁复而瑰丽的内容于不顾,便立刻把它否定下来。在马孔多的七代人,上百年的历史,仿佛只有百年孤独这一个题目才能将它承载。 在完整阅读《百年孤独》之前,我从未体会过这样的孤独。大部分作品的孤独给我们的是一种虚无感,仿佛是不随时间流动的净水,但若有一粒小石子进来就会引发动荡,破除孤独等待的只是一个契机。而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厚重感,书中的马孔多仿佛每天都有新事物发生,但即使是这样,那片萦绕在人们周围的孤独也从未减退。就好像一片沼泽,虽然不失生气,但其中无论有什么新事物,都会被沼泽同化,吞噬,成为孤独的一部分。对于这样的一个世界,恐怕只有一场飓风,才能将这片经受孤独大地从地图上抹去,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出现。 当你阅读时,文字会在从书页上从四面八方跑去。它们顺着书脊滑下,从你的指尖溜走,忙着去找寻它们自己钟情的事物,而顽皮的会在你的眼睫毛上跳舞,从一根跃到另一根,你感到眼睛有些痒,眨了眨眼,它们便明白你的心意,去到别处。你目光所及,它们则好似听到了命运的召唤,飞速飞奔回来,组成精妙的情节,华美的文字。你未察觉到这一切,还以为阅读的是一本普通的书。
书评

《肖申克的救赎》书评

作者:张浩

院校:药学系药经管

比赛:《2020,我们的芳华》安徽省校园读书创作展示活动之:见“微”知著——微书评活动

2020-05-12 21:29:53

50 0 378

《肖申克的救赎》书评 我从未想过我会因为某一本书而产生这么大的思考。如果要说有,那便是《肖申克的救赎》。初读这本书,无疑会时不时被文中主人公的沉着睿智所打动,被他那始终如一的坚持所感染。但当我真正深入挖掘时,我才发现,这其中蕴含的东西并非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起初的我,对于体制化一词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感悟,直到看了这本书,我才猛的意识到体制化的恐怖,他摧残的不仅仅只是你的身体,而是连同你的心灵一起吞噬得体无完肤,让你完全动弹不得。坚强的人只能救赎自己,伟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对于饱含激情的安迪来说,他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救赎自己,他还要拯救他人。 最触动我的一个画面是一群在工厂装修的囚犯,正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嘴里喝着啤酒,互相畅聊着。那场面,不管怎么看,我都已经不觉得那是一群囚犯该有的生活。或许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这便是安迪的独特伟大所在。他脸上的笑容让人总感觉一切都是他精心设计好了似的。“心若是牢笼,处处为牢笼”,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胆怯只会束缚住你的双脚,如若你不想办法挣开它,你便只会一无所成,只有希望才会带给你自由,回馈你一片光明。安迪用一颗初心,几十年的时间,终凿开了通向希望的道路。 希望真的是个好东西,不管你怎么认为,它总会陪伴我们,在你还未触碰之前高高悬挂在天边。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是一样,我们不需要别人来左右我们的内心,我们是续写自己故事的人,是属于自己的主角。我们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而活、因为什么而生存。现实总会遇到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挫折,待你熬过孤寂的长夜过后,那么,我相信,此刻你的翅膀已不畏惧任何风雨,大可飞翔在惊涛骇浪的海洋当中而不会有所畏惧。
书评

人间失格读后感

作者:韩志成

院校: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比赛:《2020,我们的芳华》安徽省校园读书创作展示活动之:见“微”知著——微书评活动

2020-05-10 18:02:47

2 0 330

生而为人,我感到很抱歉 所谓世间,不就是你吗? 当我读到这两句话的时候,感到心中一阵颤抖,大脑像是陷入一片白茫茫的空间中。我以为人世间的疼苦莫过于生离死别,生老病死这种的状况的,原来还有很多让人疼苦的事。我不懂人世间的事,不因该都是幸福的吗? 当我看到《人间失格》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被他吸引了,应为一个名字让我感到了兴趣,所以我读了这本书,书中我好像看到了这个人间许多的磨难有些我也深感体会到过。其中“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 一切都会过去的。 在所谓“人世间”摸爬滚打至今, 我唯一愿意视为真理的,就只有这一句话。 一切都会过去的。”这句话一直深种在我心中,没有什么事是过不去的,人的大脑容量就那么多,该过去的就让他过去,而有些不能忘记的至死都不会忘。 “人类啊,明明完全不了解对方,错看对方,却将彼此看作唯一的挚友,一生无法察觉对方的真性情,待对方驾鹤西归,还要为他哭泣着念诵悼词。若所谓的:交友“是指彼此轻蔑又相互来往,并使双方越发无趣,那么我与...一定是最好的朋友”。”这两句说的是交友之间的,曾经我无意听到这么一句话“我和你交朋友,是因为你有我可以利用的事,所以选择和你交朋友,和你交朋友就是为了利用你”当我听到这句话后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有些朋友说翻脸就翻脸,从此变成陌生人。然而有些人就是这样被伤害,因为他交友都几乎把自己的心给对方,敞开心让人参观,就这样还是会被人伤害,“难道信赖也是一种罪过吗?”所以说交友要慎重,不是说不交朋友,要交那种值得深交的朋友,在这个世上如果你有几个交心交肺的朋友,那也值得了! 这个世上还是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事,人心之深,深不可测,所以一定要学会在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上如何处事,如何交友,“这个世界不过是我骗骗你,你骗骗我罢了。如果要做到真实透明,还真是生存不下去哦!接受世界和自身污浊的一面,也是生存的法则之一。” 所以说知识就很重要了,多读书,多学习,知识多了又不是坏事,所以读书真的是一件对自己非常好的是,要储备多的知识,知识学了不一定会用到,但是学习多的知识也不是坏事,所多听听父母说的话吧,好好学习。为了选择生活,而不是为了生活被迫选择,努力好好学习吧。
书评

清醒·自由·真诚

作者:唐伟民

院校:管理学院工商管理

比赛:《2020,我们的芳华》安徽省校园读书创作展示活动之:见“微”知著——微书评活动

2020-05-07 22:18:10

0 0 311

清醒·自由·真诚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书评 “我对自己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在杂文随笔集《沉默的大多数》的序言中,王小波这么介绍这本书。 《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以“现实”为背景,叙述现实以及其背后的种种。在字里行间,王小波抒发着清醒的灿烂、对自由的向往,真诚地记录着对于生活百态的真知灼见。同时,也在恳切地表达着自己的心声。于我而言,王小波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当时那个社会背景下的历史现实,让我们对于那段历史的反观有了更加全面的角度。 王小波自称是“墨子的门徒”,他的黑色幽默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彰显得淋漓尽致,他用戏谑的话语将一些极尽悲悯的东西浅浅地表述出来。在他成长的那个时代,他用自己清醒的理智去直面现实,如应该如何卑微地面对崇高,如何不为远方的眼睛活着,如何在所有人都流泪的时候保持不流泪的自由和勇气。他说:“在古希腊,人最大的罪恶是在战争中砍倒橄榄树。在现代,知识分子最大的罪恶是建造关押自己的思想监狱。”在他生活的时代背景下依旧坚守着这样一份清醒,同样这份清醒让他感受到比别人更多的痛苦,然而这也是他心甘情愿的宿命。 在《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中,王小波一直在强调沉默的可贵,但也没有停止过对“自由”的诉求。这种自由可以替“人性”发声,可以唤起“人性”。但那样的一个时代,人们用单一的话语表达着“复杂”的思想,做着“恶毒”的事却说着“高尚”的话。为了心中对于自由的渴求,“沉默”是最好的表达。但沉默不是选择,而是时代的无奈与悲哀。波伏娃曾说过:“我和所有人一样,一半是同谋,一半是受害者。”在大多数的“疯言疯语”背后也有那么些清醒的存在,那是新时代的曙光。 王小波是一个有真性情的人,他的文字有着近乎童真的“偏执”。“有人感受到下暴雨,有人只是被淋湿”,这是他的真情流露,是他的那份真诚。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到底是在现实引力的拖拽下甘于庸常,还是敢于去追寻未知的自我?每一个做梦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们都曾以为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但是生活是那把“锤子”,肉身沉重,也常使我们忘记了那些让我们热血沸腾的梦想。你的初心似乎早已不在,你已经习惯“沉默”,你早已忘却了那份真挚。当你不再沉默,你又拾起了真诚的品质。 王小波以特殊的时代为写作背景,以个体的眼光,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时代的群像。不论是“选择”沉默或是运用“沉默”的表达,都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悲哀。希望永不重蹈覆辙。 读完《沉默中的大多数》,爱上王小波的天真自然与真性情。 沉默中的大多数用沉默杀人,独特的人用思想闪耀时代。愿你对愚昧庸俗有着生理本能的厌恶,愿你活得清醒、自由且真诚,愿你不做沉默中的大多数。
书评

再读平凡,重拾少年心

作者:余矿

院校:药学系

比赛:《2020,我们的芳华》安徽省校园读书创作展示活动之:见“微”知著——微书评活动

2020-05-06 17:43:46

19 1 345

再读平凡,重拾少年心 每个普通人的世界,看起来普普通通,处处透露着一股平凡的气息。但有时候,恰恰这种平凡在某种意义上,它就是一种不凡的表现。 世界给予我们的不仅仅只是为了一种只为活着而活着,还有一种信念,它叫作理想。它扎根在生活中,以平凡为土壤,理想为雨露,滋润每一颗还在为平凡而打拼的心,指导少年向前行。 再次捧读这部经典,我的内心重新泛起了波澜,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在我初读它的时候,便被它开篇的一段描述,触动了我儿时的记忆。是的,我本平凡,但又在平凡中,不甘就这样被命运所支配。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的,在1975年二、三月间,在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这样的环境下,故事第一位主人公—孙少安出现了,他所处的背景,是带有时代特色的,而这种生活的环境,于我而言,它太亲切,太有感觉了,这与我记忆中的童年相互重合,一想到那个时候的童心,内心早已经翻动起来了。 以我今天的状态,再去深读他,高中时的懵懂,经几年的大学时光的打磨,虽然有时还会浮躁不安,但内心的世界却是比以往更要宁静一些,这几年的生活中,每天也都过的很平淡和宁静,这宁静的背后到底埋藏着我对于平凡的不甘,对未来充满向往和期待。 从今天的视角去看,我所追逐的少年心,在孙少平的身上得到了完满的展现和栓释。我们俩是那么及其的相似,甚至于说,我的生活比他还要好一些,他正直、善良、务实,同时也生不逢时,因为没有条件上学,也没有条件再读书,只好辍学。一个人不能完整的把书读完,是多么令人扼腕的一件事情!但上帝关闭了他读书之门扇门,但他也开了另外一扇希望之窗。孙少平,那是他人生的光源。田晓霞以认知和见闻,让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村小伙子,重燃了人生之光,为他的世界奠定了一股信念和理想,让他对为了多一丝期待。 读完这本书,我们能够感受到路遥先生对主人公孙少平的情感注入是真实的,顽强的,从一开始,那种精神便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起初,那一段完美而寒酸的初恋,是靠最简朴的饭食而引起的同病相怜,最后必然会无始无终的结束,再有后来与田晓霞财富地位如天壤之别的温暖热烈,却是以阴阳之隔而结束,让人痛彻心扉,不得不感慨命运的喜怒无常,它太爱捉弄那些坚强向上的人了,可孙少平还是没有失去斗志,还是积极的面对着生活,这是一种奋发的精神。 孙少平的一生,也恰恰验证了我对人生的理解,当然仅凭一本书,一个人,是不能直接断定人生和未来,但它却在我建设我的内心世界的时候,为我提供了更为重要的参考。我喜欢阅读,喜欢倾听别人的故事,在别人的故事中,追寻我正在逝去却又是要坚持的东西,以他山之石,去攻以我的小小世界,雕琢我的那颗少年心,这样的追寻,好像我从未停止过。 少年心,它是年少的初心,也是我的梦之根本,直至今日,它都是我不断向前探索着的方向基础。理想对于现实并非不够丰满,而是这颗心它必须要历经生活哲学的洗礼,洗尽铅华之后,才会显示出它的睿智和坚定,理性和知性。 我写故我在,我失亦我得,再平凡的人在为他的那个世界奋斗拼搏的时候,平凡也不平凡。我的少年之路亦如此,虽然走的是平凡之路,但于我而言,这就是我内心深处掩盖着的《平凡的世界》
123